Career Advice 名家分享

【理財有道】年金回報是否吸引?

提起年金,很多人第一個考慮是回報是否吸引,反映大眾對年金產品存在一定誤解。年金不是投資產品,所以不應純粹以回報角度考慮投保與否,更不適宜與股票、債券等投資工具作直接比較。

低風險、低回報

作為一種退休保險產品,年金風險一般較低,回報亦相對較低。年金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長期的退休收入保障,應對長壽所帶來的財務風險。若你的目標是追求回報,年金可能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但是,這並不代表不用考慮年金的回報率。首先,年金是長期保險產品,資金被長期鎖定,若年金的回報率低於通脹率 ( 香港過去10年平均每年通脹率約為3% ),資金購買力便會被長期蠶食。當我們比較不同年金產品時,回報率亦是重要考慮因素之一。

以「內部回報率」判斷回報

假設有兩項年金產品,ABC年金計劃的宣傳資料顯示總回報大幅高於投入的保費,例如達300%;而XYZ年金計劃則提供特別紅利及期滿獎賞,兩者均看似十分吸引,消費者應如何比較?

總回報、紅利、獎賞或許看似吸引,但卻沒有反映時間因素。假設投入相同的本金,一年後派發1萬元,跟十年後才派發1萬元相比,雖然兩者都是獲得1萬元,但回報率卻是完全不同。所以,應把年金的全期保費及獲派發的年金收入作年化回報計算 ( 即計算內部回報率 ),才可以評估及比較不同年金產品的回報。

內部回報率 ( Internal rate of return,簡稱IRR ) 是一種計算回報的方法。所謂「內部」,是指只計算有關的現金流,包括所有投入的資金 ( 例如保費 )、提取的金額 ( 例如年金收入 ) 及時間因素,而不考慮外在因素的影響 ( 例如通脹率 )。

過往,私營保險公司一般沒有提供年金產品的內部回報率,但配合政府建議的延期年金扣稅安排,合資格的延期年金產品須公布其內部回報率,供消費者參考。有關建議仍待立法會通過,才能生效。

年金收入金額按年遞增不等同更高回報

有些年金產品提供按年遞增的年金收入,例如每年增加3%,以平衡通脹風險。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此類產品的保費一般亦會較高,所以並不代表產品的回報一定會較高。另一方面亦可是減低前期的年金收入,而提高後期的派發金額,同樣可以做到遞增的效果。所以,最終還得計算內部回報率,才能作有效的評估及比較。

 


以上文章刊於《招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