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Advice Columnists

專訪:黃比測量師

很久以前,腦海中的前會長黃比先生 (Wong Bay, Peter) 是在房屋署做 Building Surveying 有關的工作,今次的專訪卻是在他退休後的新崗位香港大學當教學的辦公室內進行,將他幾十年經驗這種我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用另一種方式傳遞給下一代。Peter 覺得測量在整個建築房地產專業中訓練的取向是比較〝通才〞教育,其實頗適合本科生在日後出路有很大的彈性。據他的兒子子才 (Castor) 告訴我,父親沒有怎樣影響他的選擇,亦十分尊重當年視他為一位已近二十歲的成年人朋友(而不是孩子) 的決定。其實很多父母親能看見兒女能健康成長、有一行專業和獨立能力去照顧自己已經很心滿意足。Castor 之前也考慮過修讀 Law 或 Architecture,坦言也承認有時我們若沒有特定的喜好下要選擇的話,就會按自己的性格、能力和興趣去作取捨。在大學三年的學習,加上當時正歷亞洲金融風暴的前後,市場令自己更能認清自己的所需,眨眼十多年,也成為負責 valuation 比較多的產業測量師了。可能大家都好奇地想為什麼 Castor 不繼承父鉢去當建築測量師呢,會否因考慮到其他人怎樣看而有所權衡呢?後來發覺我想多了,原因很簡單,他在香港大學的訓練讓他喜歡計數的潛能發掘出來!Peter 認為現在所謂專業人士都需要有〝通才〞的知識,隨着社會的要求改變,以往的硬性行業的分工界線已不再那麼死板。雖然競爭好像多了強度大了,能者始終居之,其實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困難和問題要去面對,也不一定可以等量比較。所以黃生道出此話確令我們這年青一代繼續努力打下一支強心針。外在環境不能控制預測,所以更要隨遇而安,選定了就不能心多,往前衝,先精而後通廣。

Castor 也分享即使在每個很傳統的估價計算的細節也有進步的空間,代入客人或對方的角度去提升我們的專業服務,而且可看遠一點,只要做好自己,空間是不少的,即使 APC 的失敗也是我們成長成功前的一部分,新的機遇是我們未必估得到的,另外也需要多思考,不能每事都目標為本,先盡力不計較,因為結果很多也是我們意想不到的。Peter 表示測量行業在香港由一開始都要跟其他類似的專業競爭,可以說是沒有所謂絕對的免疫力,而在近二十年發展的過程中不但沒有縮少反而有所壯大,也是我們值得高興的事,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承傳下去。

雖然 Peter 已是其中一個HKIS的創會成員之一,但他很感謝測量的前輩翹楚包括劉紹鈞教授、簡福飴先生、現任特首梁振英先生等等很有遠見地在 1984 年已開拓中國市場,也令測量在香港回歸前更邁本地化。同時,由於父子的關係與師生或勞僱不同,有些東西不論技術與做人道理可能透過一些長輩如鄒廣榮教授、何志榮教授、余錦雄先生和蘇振顯先生等教懂 Castor,Peter 亦借此機會多謝幾位的支持和幫助。筆者雖然是第一次有機會和兩位有較深入的交流,在兩個多小時的訪問中卻深深感受到他們正面積極面對各種機遇的態度,正是我年青這一輩須常銘記學習的。

記者: 莫躍孺測量師